2025年7月7日至8日,南宁学院交通运输学院“交通惠民,青春力行”乡村振兴促进团深入隆安县丁当镇,聚焦乡村道路设施、物流体系运营、农产品运输及新能源配套设施等领域开展专项调研。此次实践调研是高校学子以专业赋能基层的生动实践,也是青年群体深度融入乡村振兴战略、助力“交通强国”建设在乡村落地生根的有力体现,彰显了新时代青年的责任担当。
调研过程中,促进团创新采用“线上+线下”双轨调研模式,系统采集一手信息。线下调研时,成员们深入丁当镇各村屯,顶着烈日走村入户,挨家挨户发放问卷,并用方言与村民亲切交流需求——从“是否见过新能源汽车”“觉得充电方便吗”等具体问题切入,细致询问村民对新能源汽车的认知程度、购买意愿,以及日常出行工具选择、往返集镇频次、对乡村道路通行条件的看法等,在面对面交流中捕捉真实想法。线上则通过结构化电子问卷,依托乡镇政务群、村屯联络群等渠道广泛传播,精准触达线下调研较难覆盖的人群,有效扩大了调研覆盖面,让数据样本更具代表性,弥补了地域和时间限制带来的信息缺口。
此外,团队还重点考察丁当镇主干道交叉口、集镇出入口等关键交通节点,成员分组协作:部分成员分时段统计车流量,用计时器和登记表记录早中晚高峰及平峰期的车辆往来情况;其他成员则详细记录机动车与非机动车的通行占比、车型特征等细节,为深入分析乡村交通流量规律、通行结构等运行特征提供了扎实的数据支撑。促进团成员循着快递车轨迹,深入丁当镇多家物流网点实地探访。他们仔细观察快递包裹堆放布局、仓储环境整洁度及分拣操作流程;向网点负责人详细询问每日物流运输车辆往来频次——从清晨第一趟冷链车送生鲜,到午后快递货车集中卸货,再到夜间配送车出发,每个环节都被一一记录。成员们边听边记,追问“雨天路况对配送时效影响多大”“农产品从田间到网点要经几重运输环节”,在与从业者的交流中,逐步厘清交通基础设施对乡村物流配送效率、成本及覆盖范围的深层影响。
此次调研旨在精准识别乡村交通发展的痛点与潜力,为优化当地交通布局、完善物流体系、推动新能源汽车下乡及配套设施建设提供数据支撑与专业建议。团队以实际行动践行“交通惠民”理念, 助力乡村绿色交通建设迈上新台阶,并以青春之力为乡村振兴注入交通动能。(交通运输学院供稿 图/三下乡实践团队 文/陈芳玲、陆维波)

实践团成员探访丁当镇南方电网新能源汽车公共充电桩

实践团成员开展新能源汽车相关调研

实践团成员在丁当镇交通路口、俭安村十字路口记录车流量

实践团成员在丁当镇交通路口开展交通调查

实践团队深入丁当镇物流站点开展调研

实践团成员探访丁当镇镇快递站点情况
一审|黄苦甘 二审|付晓强 三审|范毅
一校|黄苦甘 二校|付晓强 三校|范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