青春的脚步踏响乡野,教育的种子播撒心田。2025年7月9日,南宁学院交通运输学院“交通惠民,青春力行”乡村振兴促进团的16名志愿者,在隆安县丁当镇英敏村、俭安村教学点开展了第三天的支教活动。他们怀揣教育热忱,将专业知识与创新理念融入课堂,为乡村孩子们精心设计了一场兼具科学启蒙与文化浸润的夏日活动。在欢声笑语的互动中,孩子们的视野不断拓展,对世界的好奇悄然萌芽,志愿者们则以青春之力,书写着乡村振兴的生动答卷。
趣猜声影忆动漫,巧启思维乐无穷
晨曦穿透薄雾,洒满简朴却温馨的教室。志愿者们以一场别开生面的 “听声辨动漫” 活动拉开了当日课程的序幕。精心挑选的《喜羊羊与灰太狼》《熊出没》等经典动漫片段中,熟悉的角色台词刚一响起,英敏村教学点的孩子们便立刻挺直腰板,小脸上写满期待。
“大家注意听哦,每个角色的声音都有小秘密 —— 有的粗声粗气,有的清脆活泼。” 志愿者李同学一边播放音频,一边引导孩子们观察声音特征。当光头强标志性的 “砍树” 台词传出时,英敏村的小明猛地举起小手,激动地喊道:“是光头强!他的声音有点沙哑,还总爱说‘臭狗熊’!” 话音未落,教室里便爆发出一阵欢呼,志愿者笑着将小贴纸贴在他胸前。这场持续近半小时的互动,不仅让孩子们在竞猜中锻炼了听力与反应能力,更在轻松氛围中唤醒了对动漫文化的热爱,为一天的学习注入满满活力。

孩子们积极举手参与趣猜声影忆动漫活动

实践团成员与孩子问答互动
火箭实验探科学,动手实践筑梦想
若说猜声活动是轻松的序曲,那 “火箭升空” 科学实验便是点燃求知热情的高潮。“大家知道火箭为什么能飞上天吗?” 志愿者蔡兴武手持吸管、纸杯、气球等简易材料,在讲台上搭建起迷你 “发射台”。他边组装边讲解:“气球放气时会产生反作用力,就像一只无形的手,推着‘火箭’向前冲 ——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探索的科学奥秘!”
分组实践环节中,孩子们围在课桌旁,小心翼翼地将气球套在吸管上,用胶带固定在纸杯支架上。“三、二、一,发射!” 随着齐声倒计时,英敏村的小宇松开捏紧气球的手指,只见他制作的 “火箭” 沿着棉线轨道 “嗖” 地滑出两米多远,引得同组伙伴拍手尖叫。俭安村的孩子们则互相指导,有的调整气球充气量,有的优化支架角度,在一次次尝试中领悟能力与合作意识悄然提升。当最后一组的 “火箭” 成功 “升空” 时,教室顶棚仿佛也回荡着孩子们对宇宙探索的无限向往。

实践团成员蔡兴武同学给孩子们上科学实验课

实践团成员指导孩子们制作手工
书香漫溢润心灵,歌声飞扬传真情
午后的阳光透过窗棂,在课桌上投下斑驳光影。“阅读分享会” 上,志愿者们带来的绘本与故事书被孩子们争相传阅。俭安村的小芳捧着《昆虫记》,认真地向伙伴们描述 “萤火虫的小灯笼”;英敏村的小辉则用稚嫩的声音,讲述着《愚公移山》里 “不怕困难的老爷爷”。志愿者们时而俯身倾听,时而引导孩子们联想生活:“就像愚公一样,我们遇到难题也不能放弃呀!” 书香与思考交织,浸润课堂,让知识的种子在孩子们心中慢慢扎根。

孩子们互相分享自己喜爱的故事

实践团成员适时引导孩子阅读
当《小星星》的旋律从音箱中流淌而出,课堂瞬间变身欢乐的音乐殿堂。志愿者们手持话筒,与孩子们玩起 “歌声接龙”:“一闪一闪亮晶晶 ——”“满天都是小星星 ——” 英敏村的孩子们手拉手围成圈,踩着节奏轻轻摇晃,俭安村的教学点里,志愿者与孩子轮流接唱,跑调的歌声与真诚的笑声交织成最动人的乡野乐章。“老师,我还想唱《童年》!” 孩子们的呼声此起彼伏,在蝉鸣阵阵的夏日午后,音乐成为连接心灵的纽带。

实践团成员给孩子们开展音乐鉴赏

实践团成员与孩子们进行话筒对歌

实践团成员与孩子们进行歌词接龙

课堂合影
据悉,“交通惠民 青春力行” 乡村振兴促进团将继续扎根乡村教育一线,后续还将开展交通知识科普、传统文化体验等特色课程,让更多乡村孩子在优质教育资源的滋养下,开阔眼界,看见更广阔的世界。用青春浇灌希望,以教育助力振兴,这场跨越城乡的爱心接力,正在邕城大地上,谱写新篇。(交通运输学院供稿 图/促进团成员 文/陆榆珍、陆维波)
一审|黄苦甘 二审|付晓强 三审|范毅
一校|黄苦甘 二校|付晓强 三校|范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