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9月10日下午,正值第41个教师节来临之际,交通运输学院在东盟楼B1103会议室隆重举行“书香载道·行者无疆”读书分享活动,以书为礼,向全体教师致以崇高敬意。
荣誉时刻:致敬教育“行者”
活动伊始,学院为在岗满20周年、25周年的教师代表举行纪念仪式。庞彦知副院长、陈燕副院长分别向禤旭旸、吴诗林两位老师颁发纪念奖杯并献花。禤旭旸老师围绕中国教育行业的发展,对青年教师发出殷切嘱托;吴诗林老师则讲述亲身经历学校从邕江大学到南宁学院25年的发展的历程,对老师们给予祝福。现场掌声热烈持久,向教育“行者”致敬。
读书分享:以书为镜,照见育人之道
随后进入读书分享环节。11位教师围绕2024、2025年校长赠书,结合教学科研一线经历,带来了一场思想盛宴。
庞彦知副院长、赵潭羿老师分享《为什么学生不喜欢上学》,分别聚焦书中关于如何帮助慢热型学生、学生喜欢什么样的老师的论述。陈燕副院长领学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摘篇》中习总书记的讲话:“做好老师,就要执着于教书育人,有热爱教育的定力、淡泊名利的坚守,就要有理想信念、有道德情操、有扎实学识、有仁爱之心。” 交通运输教研室莫晓华、学生科王胜、实践科赵夫贵不约而同地选择了《我的二本学生》,呼吁“看见具体的人”,为“沉默的大多数”搭建更多成长支架。物流教研室黄苦甘重点分享《学习的科学》中关于“学生的白日梦”章节,阐述如何通过PBL教学法聚焦学生课堂的注意力。汽车教研室洪安仕、邝田锋、王奇三人共读《给教师的建议》,围绕“如何激起学生兴趣”“教师的时间从哪里来”“怎样对待学习困难生”与老师们共勉。科研科王丽园分享《积极教育》, “积极情绪+投入+意义”三要素模型不仅为高校教育,也为家庭教育提供新思路。
活动最后,庞彦知副院长以“正视学情、看见每一个学生”进行总结讲话。她指出,一本书就是一个“工具箱”,每一次阅读都是对教育难题的“再诊断”;希望老师们将书中所学所思运用到教育教学中,做到因材施教,无愧于教师的“良心”。(交通运输学院供稿 文/谢梦晴 图/班璐)

庞彦知副院长、陈燕副院长为吴诗林老师颁发在岗25周年纪念奖杯和鲜花

庞彦知副院长、陈燕副院长为禤旭旸老师颁发在岗20周年纪念奖杯和鲜花

陈燕副院长领学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摘篇》

庞彦知副院长、赵潭羿老师分享《为什么学生不喜欢上学》

洪安仕、邝田锋、王奇分享《给教师的建议》

莫晓华、学王胜、赵夫贵分享《我的二本学生》

黄苦甘、王丽园分享《学习的科学》、《积极教育》

庞彦知副院长做活动总结
一审|黄苦甘 二审|付晓强 三审|范毅
一校|黄苦甘 二校|付晓强 三校|范毅